饮用水检测 ——106 项指标背后的安全防线
从水源到龙头的全链条检测,是保障饮水安全的核心屏障。本文揭秘饮用水检测的 “层层关卡”,解析最新国家标准的技术内涵。……
一、标准升级解读
二、检测技术体系
三、管网水质保障
实践案例
上海市 2024 年建成的 “数字水网” 系统,通过 5000 个智能水表终端,实现管网水质异常 30 分钟内预警。
- GB 5749-2022 亮点
- 新增指标:
- 消毒副产物:亚氯酸盐(≤0.7mg/L)、溴酸盐(≤0.01mg/L)
- 新兴污染物:微塑料(粒径≥1μm,限值待定)
- 限值收紧:
- 铅由 0.01mg/L 降至 0.005mg/L
- 硝酸盐氮由 20mg/L 调整为 10mg/L(以 N 计)
- 新增指标:
二、检测技术体系
- 微生物检测
- 快速检测法:
- 酶底物法(24 小时内检测大肠杆菌)
- qPCR 技术(定量检测诺如病毒、隐孢子虫)
- 快速检测法:
- 化学污染物筛查
- 超高效液相色谱 - 串联质谱(UHPLC-MS/MS):
- 同时测定 200 种农药残留(检出限 0.1-10μg/L)
- 检测藻毒素(微囊藻毒素 - LR≤1μg/L)
- 超高效液相色谱 - 串联质谱(UHPLC-MS/MS):
三、管网水质保障
- 在线监测网络:
- 余氯传感器(精度 ±0.01mg/L)
- 浊度仪(0.01-1000NTU 量程)
- 生物稳定性评估:
- AOC(可同化有机碳)检测(限值≤100μg/L)
实践案例
上海市 2024 年建成的 “数字水网” 系统,通过 5000 个智能水表终端,实现管网水质异常 30 分钟内预警。